25年了!美国股市与经济现实依然脱节

美国三大股指
发布于: 10月 28, 2021

制定价格,这是市场的内在属性:信息进来,市场参与者消化信息,然后设定新的价格。比方说,如果出现石油短缺,市场对现有石油的需求就会上升,油价上涨。环境变化了,价格就会跟着出现相应的变化。

在多数市场上,新信息带来新价格,这一过程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。如果早上出现了石油短缺,傍晚石油就应该出现新的价格。没有一个市场参与者希望自己是根据过时的信息在进行交易。一旦获取石油变得更加困难成为了一个清晰的事实,市场参与者为了保护自己,都会抢在涨价前以相对更低的价格买入石油,这一行为增加了需求,进而推高价格。多数市场都会快速处理新的信息并转化为新的价格。

市场价格反映的是经济现实

上面说了一大通,核心意思就是市场价格最终总是会反映经济现实,但股市并不吃这一套,两者匹配可能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。美国股市合理的CAPE(周期调整市盈率,也被称为席勒市盈率)是17,但除了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的一小段时间内,我们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17这个数字了。上世纪90年代中期,美国股市的CAPE升至25附近,除了2009年初有那么几个月下滑后,这一估值指标就没有跌破这一水平,结果一转眼25年就过去了。CAPE是席勒的研究成果,但美国股市的买入和持有者为何不肯接受这一估值标准?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股市的运行方式跟其他市场不太一样。

股市的行为方式为什么这么奇怪?

最有可能的原因是,在股市上,喜欢低价的投资者是少之又少。在所有其他的市场上,商品的卖方希望卖个高价,买方则希望低价,双方是一个博弈的关系。在理想的假设情况下,根据每年劳动生产率的增速,股市每年实际价格应该上涨6.5%,高于和低于这一水平将是异常现象。如果股市涨幅高于6.5%,潜在的买家会担心自己支付了过高的价格,因为高价买入意味着长期收益率的下滑。按照这一逻辑,需求就会萎缩,价格就会被拉低到一个更加合理、现实和可持续的水平。

想要价格朝着正确的方向运行,市场参与者必须充分知情,掌握了基于利己原则买入股票的充足信息。多数股票投资者已经接受了价格无感(不择时)的训练,因此股价上涨并不会触发他们想要卖出股票的冲动。在一个多数参与者要么价格无感,要么希望价格上涨(因为这会提高他们投资组合的名义价值)的市场上,维持价格在合理水平的力量就会缺位。失衡状态下,股市会出现所谓的长期牛市,直到涨到连价格无感的投资者都感到心惊肉跳的时候,暴跌就会随之而来。这一过程可能会持续很多年的时间。

培育自己的择时(market timing)习惯

如果所有的投资者更多地了解股市的运作机制,并且定期练习择时(价格纪律!)习惯,股市的功能会得到更好的发挥。每一次出现价格的急涨,股票长期价值减少,股市就应该跟石油过剩时石油市场的表现一样,出现快速抛售。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下,股价调整应该数小时内就能完成,而不是被延后25年之久。这时候,股市就能够反映长期价值定位,也就是CAPE在12至20之间。

要修正股市的错误定价,实现途径就是择时。最近一些年,美国股市之所以奇高,背后其实是择时不必要,没有用甚至是有害的观念在作祟。股市应该任何时候都被合理定价,高估和低估都是灾祸。为了建立一个更健康的股市,首先就要纠正有关择时的过时观念。

我们就是市场。如果我们希望股价被合理设定,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事。买入股票的时候,我们要时刻觉知价格变动对于价值的影响,更愿意在低价时买入,高价时卖出。25年了,美国股市跟经济现实依然脱节,这不是正常现象。